孙中山 陵_孙中山灵柩运往南京路线
1.孙中山为什么要迁葬南京
2.孙中山衣冠冢的历史发展
3.孙中山的坟墓到底在那里?
1924年底,孙中山为了谋求中国的南北统一,抱病北上,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同日,中国国民党在京要员含悲召开会议,讨论治丧事宜,决议葬礼用国民礼制,以示平等;葬地遵孙中山遗愿选择在南京紫金山。并于当天将孙中山遗体护送到协和医院,进行防腐手术。3月15日,在协和医院入殓,置于棺内,上罩玻璃盖,并送回铁狮子胡同行宫,以备瞻仰。3月19日,在、宋子文、孔祥熙、张继、汪精卫、于右任、李大钊、陈树人等人的护送下,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至中央公园(此後不久改名为中山公园)社稷坛大殿安放,供各界人士吊唁。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前往吊唁、致祭的中外人士达74.68万人,未签名者达100余万人,送来的挽联达六万余副,花圈7000余个,挽幛500余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的挽联是:
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 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後流传万古名。
4月2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被移香山碧云寺内,在寺内第11级的金刚宝座塔的石龛中暂厝.前来恭送的各界人士无计其数,空中还有三架飞机护送,北京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4月5日上午,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改殓楠木新棺。4月11日,与孙科等人前往南京紫金山勘察孙中山墓址。
26日,在北京举行移灵公祭仪式後,再由专列运载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沿津浦铁路南下。专列历时18天,行程数千里,经过大小车站33处,对一百多万人进行了宣传,影响极大。5月28日抵达浦口,蒋介石与先期在蚌埠迎榇,并随车抵达。于右任等国民政府要员均在浦口迎灵,随後与孙中山的亲属等人护送到威胜号军舰,在南京中山码头登岸。灵柩抵达南京城後,供奉在中央党部礼堂,公祭三天。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原打算长期保存供人瞻仰的,後因受空气侵蚀,遂决定改为土葬。5月31日下午,举行了封棺礼,、孙科、蒋介石、孔祥熙等人参加了封棺仪式。
6月1日上午10时,在南京隆重举行了奉安大典,由蒋介石、蔡元培、张学良、杨树庄、孙科、孔祥熙等28人组成的“奉安委员会”主持。当日正午12时,在狮子山炮台的101响的礼炮声中,孙中山的灵柩安葬于5米深的墓穴中,由、孙科夫妇,戴恩赛夫妇等亲自将墓门“敬谨严扃”。(见上海《民国日报》,1929年6月3日)此时,全国民众一律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遗体安置在北京碧云寺内。先生曾嘱:辞世后愿“归葬紫金山”,1926年6月1日,国民政府在钟山第二峰茅山南麓开工修建陵墓,1929年春完工。4月23日,国民政府派何应钦为总理奉安迎柩总指挥。5月26日,孙中山先生灵柩扶入灵车,由北平南移。28日,灵柩抵达南京。停灵公祭至31日。6月1日,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举行奉安大典,灵柩由其夫人和儿子孙科及党政要人护入墓室。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孙中山为什么要迁葬南京
户部街:明朝户部所在的地方
程阁老巷:明朝一个姓程的阁老的府邸在这块!
御道街:明朝皇帝走的路
中山南路(北路,东路)都是孙中山先生灵柩运送时经过的地方
太多太多了!!
孙中山衣冠冢的历史发展
关于孙中山的安葬方式及地点,也有很曲折的故事。孙中山生前曾经表示过,希望去世后能够葬在南京。那恰恰是在13年前,即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卸去官职,他感到一阵轻松。当天,他在卫士陪同下到南京郊区的紫金山打猎。在南山的半山寺附近临时休息,孙中山环望四周,见天高云低,山清水碧,松柏繁茂,景色宜人,不禁赞道: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我死后如果能葬在这里就好了。国民政府决定遵照他的遗愿,将南京紫金山选为墓地,孙中山刚刚逝世,便立即派人员前往南京勘察。由于陵园建设不是能够马上完成的事情,因此治丧处决定将孙中山的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待南京陵园建成后再正式安葬。 4月2日上午,孙中山的灵车在庞大的护灵队伍陪侍下,经西长安街、西单牌楼、西四牌楼出西直门,赴西山而去。无数民众走上街头,含悲为孙中山送行,有两万多名民众竟然跟随灵车从市里一直步行到香山。市内各政府机关一律下半旗志哀;航空署再次派出3架飞机,绕空飞行,随队护送;内务部鸣炮33响,以示致敬。沿途有不少学生的队伍,当灵车经过时,学生们纷纷把手里的花圈向车上抛去,并高呼口号:“孙中山先生主义万岁!”“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 下午4时25分,车抵碧云寺。碧云寺始建于元代,是京西名刹。民国初年时,寺内建筑多有倾颓,蔡元培等人曾筹资修茸。为了安放孙中山的灵柩,在公祭进行的同时,治丧处已安排人员进行了紧急整修,并在寺门内外竖起数座牌楼,在牌楼和各道寺门上,悬有大量的挽联和横额,其中释净和尚的挽句最为简洁:“今世如来”。对于为济世救民而鞠躬尽瘁的孙中山来说,这也许是最恰如其分的评价了。 停放灵柩的石龛在气势雄伟的金刚宝座塔下,由于地势陡峻,不得不架制一座木桥,使用系在绳索上的特制小车,以人力拽引上行至塔座,并由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和女婿戴恩赛亲手将灵柩安置到位。 5时30分,灵柩安放完毕,再次举行公祭后,众人退出。 孙中山逝世前曾希望自己能够像苏联领袖列宁那样保存遗体,供民众瞻仰。因此,在他逝世后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定制安葬列宁时使用的那种“水晶棺”。3月30日,苏联政府赠送的特制棺椁运抵北京。但是,有关医生认为,这种棺椁适用于干燥寒冷的北方,却不适合中国南方潮湿炎热的气候,如果用它装殓遗体,仅仅能够保存20年左右。而由于先期处理技术不很理想,在孙中山逝世仅20多天后便发现遗体皮肤开始变黑。4月5日是清明节,有关人员将孙中山的遗体移出石龛,用楠木棺重新装殓,放回石龛内安置。 以后的几年里,战事频仍。情况最紧急的时候,护灵人员曾经转移遗体,暂移至附近的山洞内停放,以避战祸,待危机消除后,又重新运回。 经过长达3年的建设,位于南京紫金山的中山陵终告竣工。1929年5月,国民政府举行了盛大的“总理奉安大典”,将孙中山遗体运往南京安葬。6月1日,在南京狮子山炮台隆隆的礼炮声中,墓室徐徐封闭。孙中山的丧事至此全部结束。
孙中山的坟墓到底在那里?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苏联赠送的玻璃盖钢棺未运到,故其遗体暂殓于西式玻璃盖楠木棺内,停放于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中。
孙中山生前曾对他的后事做过吩咐,将遗体送往北京协和医院供医学研究,葬仪和棺式要仿照苏联的先例,也要任民众瞻仰遗容。但是,已经防腐的遗体终因技术水平问题,不久皮肤颜色黯淡变黑,由专家鉴定不能长期保留瞻仰,经“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改为以欧式铜棺盛殓、土葬。
1929年,孙中山灵柩向南京市钟山(即紫金山)移葬时,遗体从楠木棺内移至欧式铜棺中,换棺时从遗体上换下来的民国大礼服、大礼帽安放在原厝的西式楠木棺内,封存在金刚宝座塔中。
在南京钟山。
1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孙中山先生因胆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
1929年5月26日,遗体从北平运往南京,当时就在如今的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美国定制的紫铜棺。
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平运抵首都南京。三天公祭后,于6月1日开始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将孙中山的遗体迁葬于南京钟山。
扩展资料:
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获得成功,被推举为首任临时大总统。同年12月,他拒绝了胡汉民、廖仲恺要求他留在广东的建议,坚持来到上海、南京,说“沪宁在前方”。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就此结束。
孙中山欢欣鼓舞,2月15日,即带领临时政府官员,在钟山明孝陵举行了盛大的民国统一庆典,亲自宣读文告《谒明太祖陵文》和《谒明太祖文》。
1912年3月10日,孙中山与胡汉民等人在钟山打猎,在一宽阔之处,孙中山指着对面远处的方山和回环如带的秦淮河说:“你们看,这里地势比明孝陵还要好,有山有水,气象雄伟,我真不懂当初明太祖为什么不葬在这里”。
中山先生接着带笑说:“我将来死后葬在这里那就好极”。
1919年,孙中山写完《建国方略》。在书中,孙中山盛赞南京和钟山,说,南京“作为中国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天,明确对身边的、汪精卫立下遗言:“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由此可知,孙中山对南京,对钟山,有一种特别的认知和情感。他的眼里,南京是辛亥革命的“前方”,是建立民国开创共和的首都;南京是美善之地,将来之发达无可限量。
南京是明朝开国之都,是满族统治时代汉文明的地标,辛亥革命既是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的革命,也是驱除鞑虏、光复汉人政权的“大义”。
孙中山决心把自己的身后交付给南京,葬于钟山,有把孙、朱比而论之的意思,更有对自己的同志的嘱托:勿忘辛亥革命,要为“中国之自由平等”“继续努力”,“共同奋斗”。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于北京逝世,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年6月1日,按其遗愿安葬于南京中山陵。
百度百科——中山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