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口约多少万

2.冬舂米的传承与发展

3.冬天风景描写作文开头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口约多少万

白银旅游攻略-白银景点推荐冬日

人口:约23.3万人

人口密度:43人/km2

景泰县景泰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白银、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全县总面积54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69万亩,其中水浇地36万亩,天然草场590万亩。辖6镇5乡,136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3万人。景泰县辖一条山镇、芦阳镇、上沙沃镇、喜泉镇、草窝滩镇、红水镇、中泉乡、正路乡、寺滩乡、五佛乡、漫水滩乡。

景泰历史悠久,早在45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置媪围县,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交通重镇。1933年成立景泰县,县名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光热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725小时,日照百分率62%,太阳年平均辐射量147.8千卡/平方厘米,年≥0℃的活动积温3614.8℃,≥10℃的有效积温3038℃,无霜期141天,是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光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矿产丰富,石膏储量达3.85亿吨,居全国第二,石灰石8亿多吨,煤3.8亿吨,石英石2000多万吨,铜200多万吨,此外,金、银、锰、墨玉、陶土、蛇纹岩也有一定分布,地方工业主要有水泥、硅铁、麦芽、饲草料、石膏粉、煤炭六大行业。灌溉条件优越,境内有“中华之最”景电高扬程大型提灌工程两处,总装机容量24.56万千瓦,提水量28.6立方米/秒,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交通便利,地处亚欧大陆桥腹地,县城距中川机场不足百公里,包兰、甘武铁路纵贯全境,年吞吐量达到百万吨以上,省道201线、308线等级公路连接数条国道。通讯便捷,拥有程控电话2万门以上,数字移动电话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互联网连接海内。电力供应充足,有22万伏输电线路1条,11万伏输电线路14条,3.5万伏输电线路8条,总装机容量34.9万千瓦,年供电量10亿千瓦时。旅游独特,有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有“沙漠宝岛”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有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五佛沿寺石窟,有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永泰龟城、明长城。生物品种多样,有野生兽类禽类34种,野生植物115种,林木60多种。盛产多种农副产品,大宗农产品小麦、玉米、大麦、羊肉、猪肉;特色产品有沙漠洋芋、枸杞、蜜瓜、蜂蜜、白灵菇、大接杏、早酥梨、大梨枣等。发展潜力巨大,黄河上游黑山峡小观音段是建设大型水利枢纽的理想坝址,可供可发电力140万千瓦,投资90亿元、装机容量240千瓦的景泰火电厂已通过项目初审,有望提前建设。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越来越多受到界的青睐,成为国内外不可多得的基地。《最后一个冬日》、《美丽的大脚》、《汗血宝马》、《天下粮仓》、《西部热土》、《惊天》等剧分别在黄河石林、永泰龟城等处拍摄,央视著名导演杨亚洲、唐季礼、陈家林等纷纷来景执导。《大敦煌》城已建成拍摄并向游人开放,已有多部剧在这里拍摄,其大漠、敦煌、绿洲、黄河以及宏伟气势成为西部的一个精品基地。

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16.27亿元,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亿元,增长21%。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498万元,增长14.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29万元,增长14.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9元,增长6.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127元,增长7.6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9‰。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各项事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历史沿革

1913年置红水县,1933年改景泰县。县名寓“景象繁荣、国泰民安”之意。

2000年,景泰县辖3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704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一条山镇 50818 芦阳镇 25496 上沙沃镇 7117 喜泉乡 17790 中泉乡 15374 正路乡 19078 大安乡 4749 寺滩乡 18333 八道泉乡 9516 草窝滩乡 15701 五佛乡 14159 红水乡 6374 四个山乡 10777 漫水滩乡 11761 

2005年1月6日,景泰县人民《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景政发[2005]1号):根据《白银市人民办公室转发省民政厅关于白银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批复的通知》(市政办发[2004]120号)精神,现将乡镇区划调整作如下通知:

一、撤销大安乡,并入喜泉镇。其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从O27(一条山、寺滩、喜泉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编号,即:西七支渠与大车路交岔处小桥)起至O28(寺滩、喜泉两乡镇边界交会点,即高程为2350.8三角点)至O29(正路、喜泉、寺滩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即:老虎山脊上鞍部)至O30(正路和原大安乡边界交会点处,即:沿皋兰、景泰边界线上,在回回庄子东北约150米山脚下乡村路上)至O26(喜泉与中泉两乡镇边界交会点鞍部,即在景泰与皋兰边界线上,经高程为2043路岔口,沿小路延伸)至O25(喜泉、中泉两乡镇边界交会点,即井沟大车路上)至O23(芦阳、喜泉、中泉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即:赵家岘西约850米小路处)至O22(一条山镇、芦阳、喜泉三镇边界线交会点,即:沿西三支渠到陈家庄公路上,西三支渠桥处)至O27。

二、撤销红水乡,并入四个山镇,合并后的四个山镇更名为红水镇,镇驻地设在泰安村。其行政区域界线走向从O1(原红水乡与原四个山镇乡界边界线交会点编号,即:沿古浪和景泰边界线的2号界桩)起至O8(原红水乡和寺滩乡边界线交会点,即:2676高程点)至O9(2732.7三角点到哨马水沟和苦肠沟分水岭鞍部)至O6(黄石头岘)至O4(原四个山、漫水滩、上沙沃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至O2(原四个山、漫水滩两乡镇边界线交会点,即:白咀山与大夹墙西鞍部)至O3(原四个山与漫水滩乡边界线交会点,即:沿甘蒙边界线西)至O1。

三、撤销八道泉乡,将该乡的段家井、王庄、榆树、边外等四个村并入上沙沃镇;将该乡的青城、清泉、八道泉、猎虎山、常丰、丰泉、青石墩等七个村并入草窝滩镇。撤销八道泉乡后,上沙沃镇、草窝滩镇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具体走向:从上沙沃、原八道泉、草窝滩三乡镇边界线交会点(二期总干渠和边外支渠汇合口)开始,向西南至1794高程点,再由1794高程点开始转西南经1721、1763、1889高程点,过大豁岘至1744高程点上山沟至1780高程点、1803高程点,过二姑娘拉牌至红湾梁1926高程点止,为上沙沃镇与草窝滩镇行政区域界线。从红湾梁1926高程点至原八道泉、原红水和寺滩三乡边界线交会点(哨马水沟与苦肠沟分水岭鞍部)原八道泉乡与寺滩乡行政区域界线为上沙沃镇与寺滩乡行政区域界线。撤并后喜泉镇、草窝滩镇、红水镇的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在景泰县1:50000地形图上,并以标绘的界线和文中文字走向说明为

2020年12月2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景泰县为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0年6月,景泰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西路军片区)。

2019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推介景泰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景泰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6年2月16日,景泰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冬舂米的传承与发展

在几千年的中国农耕年代,人们已习惯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习惯。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年的辛勤劳作终于有了收获的结果,古人没有现代的食品保鲜、贮藏设备和技术,秋天的丰收果实必须想一种法子把它贮藏起来,于是,“冬藏”就成为冬日的重要活动。

古代,一般把“立冬”(一般在公元历的11月8日)作为冬日的开始,约3个月,至“立春”(一般在公元历的2月4日)结束,故称“三冬”。“冬藏”只是冬日的一种习惯,并不限于哪一天,但大部分的“冬藏”是在冬至日(一般在12月22日)前后进行。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序》中说:

杭(州)俗,腌菜例于冬至开缸,先祀而后食。故居节物之一。

杭州风俗,冬日腌制的咸菜照例在冬至这一天开甏,而且用新腌的咸菜祭祀祖先后才能给活人食用,所以作者把腌菜也列为岁时风俗。作者还作词云:

吴盐匀洒密加封, 底春回菜甲松。

碎剪冰条付残齿,贫家一样过肥冬。

顾禄《清嘉录·十月·盐菜》:比户盐藏菘菜于缸,为御冬之旨蓄,皆去其心,呼为“藏菜”,亦曰“盐菜”。有经水滴而淡者,名曰“水菜”。盛以所去之菜心,刳菔为条,两者各寸断,盐拌酒渍入瓶,倒埋灰窖,过冬不坏,俗名“春不老”。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莱菔》中讲:“上古谓之芦,中古转为莱菔,后世讹为萝卜。”《清嘉录》中提到的“”就是现在人讲的“萝卜”。顾名思义,所谓“春不老”,应该是指冬日腌菜,到开春后仍可食用而且口感不改的腌萝卜。后来“春不老”则成了腌制的萝卜干的一种商品名称,我记忆中,以前一种“常州萝卜干”也被叫做“春不老”,它并不是“刳菔为条”,而是用小的红萝卜晒干后再腌制的萝卜干,口味与“肖山萝卜干”相近,但吃口更爽口一点。

清乾隆上海人李行南《申江竹枝词》:

腌糟蔬果满瓶罂,琥珀光宜玉盏盛。

好是泥封红绿印,粮艘附信抵神京。

词中的“信”并不是寄信、写信的“信”,而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定期而来的“信风”,如《唐国史补》:“自白沙溯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信风’,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古代载货的木帆船须借助信风确定航期,所以信风也被叫做“贸易风”。该竹枝词前句形容上海产的腌制蔬果的品质,后句“粮艘附信抵神京”,意即上海的酱瓜、酱菜也通过运输漕粮的货船,随着信风运往北京。至于运往北京的酱菜、酱瓜是什么品种,作者没有讲清楚。

清嘉庆道光时《沪城岁事衢歌》:

岁寒尽可佐金卮,撷翠堆盘送腊时。

味入辛酸偏耐久,蔬畦昨夜剪银丝。

词中的“银丝”也不是用白银打出来的“银线”,而是指一种被上海人叫做“银丝芥”的芥菜类蔬菜。作者原注中讲:

芥有茎如钗股,叶纤细如缕者,为“银丝芥”。寸切之,匀醯酱入煮,勿令熟,贮诸瓮,越一二日启食之,味芳烈,于酸咸之外得别趣,真江乡佳品。

芥菜是中国种植区域和数量很大的蔬菜,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根据形状和食用部位不同,分为叶用、茎用、根用芥菜三个大类,茎用芥菜中常见的就是加工榨菜的原料,根用的就是民间统称的“大头菜”,而叶用芥菜一般又分大叶芥菜,叶柄扁阔厚肥,有瘤状突起,上海人称之“弥陀芥菜”,小叶芥菜的叶片小而呈羽毛状,上海人讲的“银丝芥”就是其中的一种,另一种即“雪里蕻菜”。芥类蔬菜有强烈的辛辣味,是提炼芥子油和加工制作芥末酱、芥末粉的原料,所以,通常会用盐腌的方式去辛辣,我们吃的许多腌制蔬菜就是以各种芥菜做的,我童年时,凡用盐、糖等腌制的菜,一律叫做“芥辣菜”。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物产》:

银丝芥种邑中传,岁首辛盘供客筵。

顾氏露香园制美,芥一味可经年。

作者原注:

邑人烹作,佐岁首辛盘,俗呼“芥辣”。郭《府志》:“亦名佛手芥。”顾氏《芥》:“经岁味不变。种为邑独产,移种他地,则不荣。”

露香园是上海明代“四大私家花园”之一,旧址在今老城厢露香园路一带,园主是上海名士顾名世家族,露香园主顾氏制作的“芥辣菜”特别好吃——这确实是上海掌故。

入冬以后,气候寒冷,蔬菜的品种和数量减少了许多,只有为数不多的耐寒的蔬菜可以种植和上市,所以“比户盐藏菘菜于缸,为御冬之旨蓄”,腌菜的目的就是为寒冷的冬天的藏菜做准备。“菘”字从草、松,本义是指像松树一样耐寒的蔬菜,后来一般指称“大”,如《南齐书·周传》:“文惠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曰:‘春初早,秋末晚菘。’”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菘》中讲:

菘,即今人呼为者。有两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淡青白色。燕京圃人又以马粪入窖壅培,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脆美无渣,谓之“黄芽菜”。

以前我只知道,北方人把叫做“大”、胶菜(以出于山东胶州半岛而得名),只有上海及江南一带的人才把大叫做“黄芽菜”,现在看来,自己读的书太少了,早在明朝以前,北京人已把大叫做“黄芽菜”了。

冬天里蔬菜不多,而且大的滋味也不错,冬日里能吃到大确实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真如《上海县竹枝词》中所讲:

灌园老圃足生涯,经霜滋味加。

寒种一畦香当肉,咬根断得厉钢牙。

大经腌制加工后则成了“咸”,它的口感也不差,是下酒的好小菜,又如《上海县竹枝词》中所讲:

菜味冬来越觉甜,新齑冷脆把盐腌。

冰壶醒酒严寒夜,墙角亲悬雪瓮签。

原来,以前的上海人还把大叫做“冬旺菜”,腌制过的大,犹如醒酒的“冰壶”,于是有“冰壶先生”之美喻。这——又是一上海掌故。

宋朝诗人,文学家陆游(放翁)对冬日腌也很感兴趣,他的《咸齑》诗讲:

九月十月霜满屋,家人共畏畦蔬黄。

小罂大瓮盛涤濯,青菘绿谨蓄藏。

在农耕年代,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到了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就开始舂米了,叫做“冬舂米”。至于古人为何要确定在冬至那天开始舂米,也许只是选一个祥和的节日而已,但也有人讲得出一番大道理。陆容《菽园杂记》中讲:

吴中民家,计一岁食米若干名,冬月舂白以蓄之,名“冬舂米”。闻之老农云:春气动,则米芽浮起,米粒亦不坚,是时舂者,多粞而为粞,折耗颇多。冬月米坚,折耗少,故及冬舂之。

原来,百姓认为,寒冷的冬天里,米粒较坚硬,舂米时,米粒不易碎,所以出米率较高,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有人认为:“入腊,聚乡村男妇,并力舂米,藏之廪舍,经藏不蛀坏,谓之‘冬舂米’。”——冬日舂的米易于贮藏,不易被虫蛀——这又是一种说法。

北宋范成大是一位大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民俗学家,他也写过《冬舂米》词:

腊中储蓄百事利,第一先舂年米计。

群呼步碓满门庭,连杵成腊雷动地。

筛匀箕健无粞糠,百斛只费三日忙。

齐头圆洁箭子长,隔篱辉日雪生光。

土仓瓦龛分盖藏,不蠹不腐尝新香。

去年薄收饭不足,今年顿顿炊白玉。

春耕有种夏有粮,接到明年秋刈熟。

邻叟来观还叹嗟,贫人一饱不可赊。

官租私债纷如麻,有米冬舂能几家。

从词中可以感悟到,冬日舂米既能提高出米率,又能有防虫蛀的作用。但是,对许多农户来讲,一年的收成根本难以支撑到第二年“冬舂米”的时候,甚至还有到了“冬舂米”的时候,依然是“有米冬舂能几家”的窘境。

郭《冬舂米》词:

东家稻堆高并屋,西家砻场如切玉。

长腰洁白荔枝红,明年之米今年舂。

前年仅足供官庾,夜夜空囤饥鼠。

去年米贵官征钱,半耀新谷过残年。

雄鸡雌粥粥,有米冬舂一生足。

前面讲“冬舂米”时百姓忙碌、喜悦的心情,而后半部则讲百姓生活之艰辛。“谷贱伤农”是一句成语,农业丰收了,稻谷太多而使它的价格下降,农民们仍得不到利益,而农业欠收,稻谷价是上涨了,但农民们也拿不出多余的稻谷去卖钱,而官府的征税又很促狭,今年秋收丰收,征税一律征稻谷,如今年欠收,征税又改为征钱。对农民来讲,真是“有米冬舂一生足”矣。

“藏菜”和“冬舂米”是农耕年代冬日的风俗图和农家乐,进入近代以后,舂米早已被机器碾米机替代,人们也许只能在所谓的“农家乐”旅游景点中才能见到舂米的场景和过程,而农家“藏菜”也被作坊化或工厂化的食品加工厂替代。如今,人们十分强调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而“藏菜”和“冬舂米”当然是一种“非物质文化”,至于如何保护,那属专家的事了

冬天风景描写作文开头

1. 描写冬天 景色 开头

春天是温和的,夏天是热情的,秋天是清高的,而冬天却是冷艳的。

冬天是一个冷酷的杀手,他扼杀了许多可爱的小生灵。他使花朵凋谢,小草枯萎,落叶凋零,你看,那白杨的叶子在一夜之间全部落尽了,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金黄的波涛上下翻腾,你听,花儿在风中叹息的声音,小草在月下哭诉的话语,是多么的无奈与悲伤。鸟儿们听见了它们的叹息与哭诉。躲到了没有冬季的南方。

但冬天又是一个温柔的姑娘,她给朝阳抹上红润,给大地披上白纱,你瞧,那堪蓝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汉的面孔涨的通红地从树后出现了。它的光辉照射着大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乡间小路覆满了白霜,在人们脚下踏的簌簌作响。

冬天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蹒跚,历尽苍桑,饱受风雪的磨难,但是他依然不改对大自然的爱恋,你看,越冬的麦苗身上,是他盖上的棉被,繁叶落尽的树下,是他执意培上的冬肥,害虫肆虐的田间,是他施上的杀虫剂,他使青松更苍翠,使冬梅更芬芳,使天更高,地更远。人们更坚强,他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对于自己,没有丝毫保留,当春天的脚步逐渐走近的时候,他又是那样断然离去,把希望与祝愿给了新的一年。

冬天,不论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你都是最冷艳的,是最美的,也是最令人怀念的。

2. 写景的文章开头和结尾

冬天田野上的风景开头:生活在城市里,冬天能看到什么景色呢?其实没什么景色,因为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但是在田野,或许有另一番收获也说不定哦.寒去乡下的奶奶家,看到的情景.结尾:这就是冬天的田野,别样的风景.校园冬色开头:春天,百花盛开,柳树也渐渐苏醒,柔软的枝条上抽出了绿芽;吓天,枝繁叶茂,知了不停的在树上叫“热死了,热死了”;秋天,残叶断枝,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向你发出秋天的明信片.而冬天,白雪皑皑,大地被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盛装……结尾:这冬天我知足了,在雪地里玩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无悔.每一年都会有冬天,但像今年的冬天还会有几个呢?。

3. 描写冬天景色作文

刺骨的寒风丝毫不讲情面的刮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切喧嚣,同时也覆盖了晴朗的心情。

寒风中,“讨厌冬天”这个话题以风为载体传遍整个城市,也传到了冬天本人的耳朵里,但冬天并不伤感,她仍旧那么冷静、那么自然,她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孩子——春天,就快回家了。 故事中的冬天恰似现实生活中的幕后工作者,或者是舞台上表演“反面人物”穿定扁剐壮溉憋税铂粳的,他们甘愿受苦受累,只要演出顺利进行,他们会认为那汗水就是甘露;无论导演怎样将反面角色丑化,他们都认为成功反衬正面人物是自己的责任。

风光过后,人们往往记得台上哪位演员的表演出色,可谁又能说出这台晚会总策划的名字;**结束,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英雄救美的动人场景,可谁又会关心“坏人”为拍摄“挨打”受了几处伤。 诚然,晚会的看点着实在明星的表演,**的卖点的确在主角的英姿,可看过、笑过之后,别忘了稍带上幕后的演职人员,仅仅这样,那些“冬天”们就会很感动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简单的词藻蕴含着的哲理开导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总觉得这对冬天有点不公平,给人的感觉似乎在劝你:再熬两天吧!想想春暖花开,这该死的冬天就不那么难熬了! 可你是否知道,没有大雪为土地保温,春天的播种会顺利吗?没有冬日的冻结,春季泥土会湿润吗?没有严冬的磨练,春姑娘的脚步会那么健康坚定吗?冬天是春天的母亲,这话一点没错。所以,不才的我想盗版一下雪莱他老人家的话:没有冬天的到来,就没有春天美丽的临近。

冬天是伟大的母亲。 春天固然绚丽,夏天着实热情,秋季的确丰满,大多数人都想像他们一样,清纯、阳光、稳重。

可我却喜欢冬天,不是我装另类,不是故作个性,我真的爱冬天的那份冷静、那份无私、那份宽容。由我的性格取向,我以后很可能作一位幕后人,默默奉献的那种职业,我喜欢它,就像我喜欢冬天一样。

我会尽心尽力,虽然我不风光;我会踏实肯干,虽然我不耀眼。因为我认为: 作个“冬天”,更有魅力。

4. 描写冬天景色的段落

落日的余辉懒洋洋的爬过山那洁白而光滑的肌肤;暖暖地照在这片静谧的大地,天边的云儿飘过,像是在追随同伴的脚步;温蓝如玉般的湖水缓缓地流着,湖边横斜着几尾小舟,隐隐约约有几点渔火在闪耀.也许景色太寂寥时,心情便会唱歌,歌声伴着湖水,要将我带到那令人怀念的往昔岁月,带着点神伤,可是当我转头想要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山的另一头,那是太阳再次升起是地方啊,也许明天春天就会来临!

小雪中漫步更是别有意趣的。天宇中只有一丝风似牵着风筝的线般牵着霏霏瑞雪,仰头望,这丝风主宰着粉蝶似的雪花,一忽儿斜跌下来,一忽儿打着旋飘飞,一忽儿悠悠荡荡扑向在地,落在行人的身上。雪花象一个顽皮的孩子永不厌倦地和人们嬉闹,拂着人们发热的脸庞,化成滴滴水珠流到眉毛胡子上,结成粒粒小冰碴儿。洁白的雪花悄然无声地落着,飘飘洒洒纷纷扬扬,不一刻,地上便有薄薄的一层了,当你的脚踏上去时,它会为你唱出欢快的足音“吱咯,吱咯、、、、、、”。伴着这足音你尽可展开想象的羽翼,去追寻你最美好的回忆,去拥抱你心中的幸福!你不妨作一次深呼吸那凉浸浸甜丝丝的花香就会浸入你的心脾,你不由得想到一颗纯洁的心,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那样纯洁。

5. 描写冬日的景物描写

1.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中带着冰雪的纯净,堆积在沟洼里的雪干飒飒的,小风一吹飘飘扬扬,想万点银粉撒在笔直的公路上,太阳光从山尖向外一喷,瞬间,在这平坦的路面上,闪着散碎,耀眼的光泽,好像是白银铺成似的。

2.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般的世界。松树的清香,白雪的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树上已披上了一件白色的纱衣,地上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棉被。大地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啊!真美啊!我陶醉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

3.刺骨的寒风丝毫不讲情面的刮去了人们丰收的喜悦,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切喧嚣,同时也覆盖了晴朗的心情。寒风中,“讨厌冬天”这个话题以风为载体传遍整个城市,也传到了冬天本人的耳朵里,但冬天并不伤感,她仍旧那么冷静、那么自然,她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她的孩子——春天,就快回家了。

4.冬天,它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的绿树青山,也没有秋天的果实累累,可是冬天,它默默无闻,为人们送来了一个洁白的世界。雪花从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轻轻地飘落下来了,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朵朵,一片片,白的似银,洁的如玉,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玉叶、银花,像天宫派来的小天使,还像那一只只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

5.下午四点左右,太阳就毫不吝惜地射放出它灿烂的光芒,给街上的行人,路边的树木、楼房都镀上了一层刮不掉的黄金,还给我们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脸,暖暖的,舒服极了。而云就像一块块融化的牛奶糖粘在天空上。

6.这些雪花真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有的落在了房屋上,一座座房屋就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新衣,有的落在了那笔直的水泥路上,像铺了一条长长的白色地毯,晶莹又纯洁,看起来也很柔软,踩在上面还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听起来是如此的清脆,有的落在了道路两旁的杨树上,两排杨树像两排站的整整齐齐,穿着白披风的边疆卫士,有的落在了远处的山上,群山换上了一件闪着银花,有深有浅,与众不同的新衣服,有的落在了碧绿的湖水上,很快被融化了,湖水上被风吹得波光粼粼,起伏荡漾,有的落在了麦田里,雪为麦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7.寒冬中显真情。在每一个冬天,我都感觉不出寒冷,因为有爱的存在。爱可以使冰川融化,可以使人不再孤单,做事也有了动力。渐渐的,我喜欢上了冬天。每年不只盼望春天,更盼望着冬天的到来。在不断的长大中,我也学会了给予别人关爱。爱是相互的。在我心中,冬天的味道是淡淡的甜味。

8.寒风呼啸着,树上的叶子已经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有时,天空中不是的飘起几片飞舞的雪花,我们几乎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享受着恬静与快乐。然而,在我们快乐的背后,却是父母留下的辛勤汗水。

9.在人们还在享受秋季带给他们的凉爽时,冬姑娘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来的无声无息。当下了第一场雪时,人们才察觉到她来到了。下雪了,地上铺满了白色的地毯;大树裹上了银色的冬装;房子上也重新刷了一层白色的油漆……冬天好美啊!一下子,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多么象一幅有诗意的图画啊!

10.冬天到了,大地像披上了一件白色的衣裳,美丽极了!原本寂寞干枯的树枝也积上了一层晶莹洁白的雪花,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停在院子里的面包车似乎被涂上了一层香甜的奶油。灰灰的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好像远方寄来的一封封信件,又像仙女在撒着银白色的花瓣雨,像一片片鹅毛,又像一团团棉絮,轻轻地飘落下来…

6. 描写冬天景物的段落

乡村的冬天,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田里的刚刚出土的麦苗是那样怯弱,原本绿嫩的叶子,显然已被冬天贴上了自己特有的标签,像孩子冬天被冻坏的脸。冬天田野的呼声更甚,让单独走在路上的人心里发毛,那树干没有了地,却被风摇曳得吱支地响,像在悲泣,又像在疯狂地舞蹈。

冬天的乡村,由于没有了绿树如荫的点缀,显得有点破败,由于很少有人出来,也就显得有些冷清。只是到中午的时候,人们才陆陆续续地走出,在阳光好的地方聚成一团儿。山墙根下翻阅阳光的人们,用传统的姿势默默地坚守着这块地方,不笑而笑,无语自语。有的甚至把帽檐往下一拉,遮住整个脸,不一会就发出了熟睡的鼾声。冬天的人们特别的能睡,也算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一种补偿吧。早晨,往往在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才会听到大人喊孩子起床吃饭的声音,有时还会听到孩子的哭声,大概是惊扰了他的香梦了吧。

乡村的冬天,黄昏倒弥漫着温馨的气息。比较起人们的早饭,晚饭吃得特别的早,于是黄昏可以看到袅袅的炊烟,是那样的柔和、轻盈。偶尔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孩子们玩起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那种,怕得只是爷爷奶奶们,他们总是的抱着衣服跟在后面,嘴里说着气话,脸上却挂着慈祥的笑容,也难怪孩子们不听话。不时还传来狗的叫声,那不知是谁的脚步,碰触了它那敏感的神经,它表现的那种护卫者特有忠诚,想想还蛮让人感动的呢。

冬天的乡村,该有点小雪才对,好让人们的心绪得到调整,真正进入冬天的意境,雪总是喜欢在夜里给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几只无名的小鸟无意中撞落了一枝雪花,纷纷扬扬俨然激活了一簇动词。巨大的“白锦缎”上,留下“画匠”的杰作,一会儿被雪花覆盖得无痕迹了。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从这里开始,打开我们向春天瞩望的门扉,使我们常常记不住具体的日子,小雪在我们的指间随同一片日历滑过冬夜。

站在窗前眺望着冬天里季节,侧耳倾听着冬天里风的吟唱,那景色,那声韵,谁说冬天是苍凉的季节?其实,冬天正在寒冷的风霜中,积蓄着力量,在萧萧的寒风里吟唱着洁白的亮丽和冬天的坚毅。冬天的乡村有着让人不适应的萧条,春天的垂柳是一种情窦初开、夏天的荷塘是一种热恋、秋天金黄的丰收是一种成熟,而这些在冬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期待。也许吧,因为天择物德在冬天里却很难展现出它们的生机,但它却不受严寒的侵噬而消沉,那是生命与万物空灵,在更高的境界里最默契的结合。

7. 描写冬天景色的好段

原发布者:yongsuwg01344

冬景一切都睡了,花儿谢了,向大地收回了红裙绿衫;蝴蝶躲了,变成蛹藏在地下;燕子也弱不禁风地飞走了;杨柳收取柔软的枝条,洒给大地一片冷漠。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你或许会发现窗口有一盆水仙,碧绿的叶儿,虽无婀娜的花朵,却也让你觉得它胜于玫瑰。腊梅呢,也不甘落后,展示出自己星星般的花朵,满枝都亮着,艳着。 初冬的雾不知什么时候,地上起了一层白茫茫的雾。早晨,当我推门去上学的时候,眼前一片迷迷蒙蒙。雾就像乳白色的牛奶一样,把我团团围住,不一会儿,我的睫毛上挂满了小小的水晶花。闭眼再睁开后只觉得眼睛湿润润的,有一丝凉意,非常舒服。多么奇怪的雾啊!我想伸手去摸,可它却调皮地飞了,飞了,飞到我的脸上,沾到我的头发上,飘到我的衣服上。爸爸带我开着摩托车,像是在云里飞翔。我的视线被雾挡住了,好像世界就只有眼前这么大。啊,初冬的雾是多么美妙! 冬天的活力雪大片地覆盖着土地,同时也将屋顶、树梢侵占为自己的领土。可孩子们却可以在雪地上无所顾忌地追逐嬉戏,唱啊,跳啊,撒下一串串清脆的笑声。看啊!一个白绒团似的飞了过来,在一位小朋友身上绽开了花。此时,那铜铃般响亮的笑声便在雪地上此起彼伏,瑟瑟寒风不但没有吹散孩童的热情与活力,反而将欢声笑语带到了每一个角落,吹得楼上的小朋友心里也痒痒的。 南京的冬天当白雪覆盖大地时,小动物们都不想出来玩了,就连爱唱歌的小鸟也躲在家里。我站在家里的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