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公园愚园路_上海中山公园电话号码
1.上海市愚园路、北京西路、乌鲁木齐北路路口车子怎么看红绿灯。比如从北京西路左转进愚园路看哪个灯?
2.上海中山公园属于哪个区
3.上海老街景点
4.愚园路的历史沿革
上海必逛的十条马路分别是:建国西路、永嘉路、思南路、巨鹿路、武康路、富民路、延庆路、衡山路、愚园路、山阴路。
1、建国西路
建国西路建国西路是中国上海市跨徐汇区和黄浦区的一条呈东西走向的街道,全长约2500米,道路的东段在1912年曾被划分至法租界内,目前沪上第一石库门里弄步高里就位于这条路上,同时私密洋房、特色买手店更是不少。
2、永嘉路
永嘉路是一条连接着瑞金二路与衡山路的马路,也是一条长约2000米跨越黄浦区和徐汇区的道路,沿线分布的如孔祥熙住宅、宋子文住宅、西爱咸斯花园等充满历史情调的建筑,十条浪漫幽静的马路。
3、思南路
思南路原名马斯南路,是一条建于1914年的道路,街道的两边有许多栋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法式花园洋房。有思南公馆、梅兰芳寓所、福星公园、周公馆等著名历史建筑,同时各类特色餐厅与网红店也纷纷在此集结。
4、巨鹿路
巨鹿路是一条跨越黄浦区和静安区建于1907年的道路,是一条长约2290米连接着金陵西路和常熟路的通道,而这里作为魔都必打卡的十条道路之一,沿线分布着从本帮到异国料理多个充满小资情调的餐馆或摊贩,是吃货们的最爱。
5、武康路
如果你只去一条上海的马路,那就去武康路吧~武康路是一条建于1907年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道路,一到站就能看到武康大厦,因沿途保留有14处优秀历史建筑,37处历史建筑因此被称为是浓缩了上海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6、富民路
富民路是一条位于上海市区中部,跨越静安和徐汇两个区,建于1913年的道路,曾是法租界内著名的古拔路,民国23年改名呈富民路,这条道路上因有着浓厚的海派风情和时髦的店铺而成为上海著名的十条网红马路之一。
7、延庆路
这条位于上海徐汇区的道路长约500米,始建于1919年,道路上汇集了众多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老公与、欧式花园洋房和新式里弄,是一条记载着上海百年历史,却幽静高级的道路。
8、衡山路
衡山路是一条建于1922年南京东路和荣乐东路齐名的马路,这里过去叫贝当路,1943年更名衡山路,而目前这条2.3公里的幽静高雅的通道因两侧繁茂的法国梧桐,充满浓郁异国文化气息的高档欧陆建筑,使其成为上海著名的休闲娱乐一条街。
9、愚园路
愚园路是一条连接着静安寺与中山公园的马路,跨越了静安与长宁两个区域,马上上汇聚着充满欧洲复古风情的老洋房、历史建筑、公寓、里弄住宅、商店,环球世界大厦和百乐门影剧院也位于这条路上。
10、山阴路
山阴路是一条位于上海虹口区,呈南北走向的道路,因聚集着多处名人故居,有着上百年租界历史,汇集了较多的体现出浓厚海派文化的建筑,因此目前这一代已经被开辟为世纪历史文化风貌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市
上海市愚园路、北京西路、乌鲁木齐北路路口车子怎么看红绿灯。比如从北京西路左转进愚园路看哪个灯?
中山公园原称兆丰花园(Jessfield Park)也称极司非而花园,原是英国兆丰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H.Fogg)在上海西郊的私家花园,由极司非尔路通往静安寺。霍格将花园北半部靠近苏州河的部分卖给了美国圣公会,圣公会在那里创办了圣约翰书院,以后发展成圣约翰大学,也就是今天毗
邻中山公园的华东政法大学。
191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公园,定名为兆丰公园,实质却属于越界筑路。公园当时占地320亩,大门位于白利南路和愚园路路口。1943年日本占领军将租借交还汪精卫政权,兆丰公园于是改名中山公园并沿用至今。
中山公园内部现代与古典并存,可动可静,草坪、池塘、参天大树和大理石厅让爱热闹或幽静的人各取所需。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120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具特色,其中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都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
上海中山公园属于哪个区
在上海市的愚园路、北京西路和乌鲁木齐北路交汇的十字路口,车辆需要根据红绿灯的指示来行驶。
如果从北京西路左转进入愚园路,需要观察红绿灯。具体步骤如下:
1. 在北京西路和愚园路交汇的十字路口,首先要观察红绿灯。
2. 如果左转指示灯为绿色,表示可以左转进入愚园路;如果左转指示灯为红色,表示禁止左转,需要等待绿灯。
3. 如果需要直行,可以直接通过路口,而不需要等待绿灯。
4. 如果需要右转,需要将车辆停在路口的安全区域内,观察右侧是否有直行的车辆,确认安全后再右转进入乌鲁木齐北路。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驶过程中要保持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上海老街景点
属于上海市长宁区。
中山公园,原名兆丰公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780号(近定西路),1914 年英国人兆丰在沪时建立的,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公园。
公园以英国式自然造园风格为主,融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中西合璧,风格独特,是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获得过“上海市四星级公园”的荣誉称号。
中山公园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全园可分为大小不等的景点约120余处。这些景点因景而异,各具特色,其中银门叠翠等十二处景点评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都是公园内特色突出并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景观。
扩展资料:
公园有绿篱1126米。地被植物8.09万平方米,其中草坪3.69万平方米、水生植物1000平方米。花坛面积共4151平方米,其中:一级花坛615平方米,占15.68%;
二级花坛1256平方米,占30.25%;三级花坛2280平方米,占54.07%。一级花坛能做到一年四季有花。全年花坛花卉品种73种,草花13.57万株、盆花1.64万盆。
百度百科-上海中山公园
愚园路的历史沿革
上海老街,原名方浜中路,又称“小东门”。
上海老街地处上海市黄浦区老城厢,也就是小东门城门所在地。由于历史原因,城门没有被保留下,但是老城厢环城的9扇门,至今仍深深刻在上海人民心中。
走进上海老街仿佛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里曾经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是最能体现上海古老风云的街巷,也是民间365行的聚集地。
如今这条街更像是关于上海的一部史书,以馆驿街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保留了清末民国初年的民居特色,两侧皆是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等,再配以屋顶上的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的房屋外立面是清一色的仿明清建筑,黛瓦粉墙,红柱飞檐,突出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由西至东展示了老上海明清到民国时期的文化演化。
上海其他老街介绍:
1、武康路
位于上海的徐汇区,是一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老街,在老街之中有无数的风景名胜,这里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百年历史名人路”,在武康路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这里的名人故居了,共计有30处,而且还有许多是很有分量的,北起华山路你可以看到李鸿章的故居,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在这里可以看到宋庆龄故居,是上海一条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老街。
2、愚园路
愚园路是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从最东边的静安寺一直到最西边的中山公园,愚园路全长2775米,是一条并不算短的老街了,如今的愚园路充满了上海元素,在老街之中有众多的弄堂,还有许多值得一看的景点,最为著名的就是这里的汪公馆了, 有关这处住宅的最出名的故事版本要数在这里演绎的“金屋藏娇”的典故。而且后来还成了汪精卫的公馆。
3、新华路
许多人对新华这两个字的印象还是在新华字典,新华书店之中,很少有看到新华作为街名的,其实这条街原名为安和寺路,在老街之中有着许多的西洋建筑,沿着老街一路走下去,你会看到许多的西式建筑,因为这里曾经是法国租界,在道路的两边有许多的梧桐,每当秋天的时候,路上就会铺满梧桐叶,非常好看。不过这里的游客倒不是很多。
4、思南路
思南路原名为马斯南路,是以一位法国音乐家命名的,在这里你几乎可以看到所有的上海老式建筑以及西式建筑,如同一处万国博览一样,在老街之中有着浓厚的海派文化,思南路上的思南公馆如今成为这片建筑群中的典型代表,这里也是思南路最值得一去的景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上海老街
历史是那么容易被藏起来。游走在小河边,这条兴起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的私家洋房汇集的老街,我只能有一种捉迷藏的感觉,与时间,以及藏在那些时间背后的人和事。
小河边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有种说法是,依照字面上所能看出来的,这条路的前身肯定是一处非常大的私家园林。小河边,顾名思义,先有了小河边,才有了路。查了一查,果然也不假,在1918年的上海老地图上,静安寺的附近标有一处明显的记号,上面写着“小河边”,其规模包括了今天小河边、常德路、南京西路一圈。至于这园子后来为什么消失了,历史并无记载。说起来并不遥远啊,为什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
自打小河边的前身,这座神秘的私家园林消失起,小河边似乎就注定了在近代上海的热闹喧哗中做一名隐士的命运。这里是当年的法租界(在后来若干年的交迭中,其划分发生过一些局部的变化),和那个时候其他租界里所发生的一样,似乎就在一眨眼间,风生水起。说出现就出现了,而且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因上海缺少沉重的几千年历史,又靠近海洋,赶上了一个属于海洋的世纪,抛开因殖民所形成的文化性格的复杂和多样不论,对上海,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铺开早年租界工部局的规划图纸,小河边一直是被作为高档住宅区来建设的。在概念上,它类似于今天房地产开发商所追捧的高档别墅。
但后者依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小河边的房子,多为划定了地皮后,又各家各户自行设计,自行建造,除了在高度和公共设施上作了一些规定,其他并不多加干涉。这也造就了迄今中国私宅建筑在民间的最后一次辉煌。
建筑是文化的沉淀,亦是时间所能交给人类最为直观的历史胎记。
从东往西,小河边两侧幽深的弄堂里,一幢幢惊艳的小楼随时可能跳入视野之内。上海人喜欢将一条路上门牌号称为多少弄,特别是那些很长的路,可以排到几千弄为止。在弄堂内,又要分出若干号,此时的多少号才代表了一幢具体的建筑。也确实,少了北方城市的粗犷,又比南方的城市多些秩序的上海,用“弄”来表述一条街上的曲曲折折,是一个比较贴切的方式。小河边也是如此,最西端的那头一直排到了1600多弄,这在上海的路当中,算不得最长,但在一条花园洋房集中的路上,这可能意味着数千处的私家小楼,他们各不一样,可谓壮观。
还有,小河边上的法国梧桐有的保留下来了,那些活了大半个世纪的梧桐将整条路包裹在自己的身下,它们的年龄在树的家族中并不算长,但它们有可能看见了一段极难复制的历史。经历,并继续经历下去。
被藏起来的历史小楼一夜听风雨。如果你想知道历史往往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仓促谢幕,现在的小河边就是一个不错的去处。这条路上的房子,一个让人寻味的特点就是,绝大多数的房子,就连住着它们,护着它们的人,也说不清楚它们的来历。
小河边395弄,这里是1930年代的上海最为气派的新式里弄所在。我在门口问看门的老大妈,她对所看护的这片房屋浑然无知,我知道这事情不能怪她,多少人,多少事情,都已经像一场秋雨中的叶子,纷纷凋落了。
起先是有目的地看。西头1136弄的汪公馆可能是这条路上最有名的建筑,因其曾经是汪精卫的公馆,也因在这里上演过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金屋藏娇的故事而出名(建筑的具体构造和典故后文另述)。
今天的汪公馆依然是那幢房子,只不过是门口挂上了长宁区少年宫的牌子。我去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天,孩子们都已经到了教室里,从窗户里飘出各种各样的器乐声,或悠扬,或急促。伴着这乐声,走进门厅里时,凭空就多出了一些异样的感觉。老房子,特别是有故事的老房子,总让人心生出许多莫名的联想。每一处打着厚重的时间痕迹的物件,被鞋底磨出光来的大理石台阶,门上那经主人双手反复开启过的把手,无不因沾染了太多故事而多出些阴郁的灵气。
就像那处几乎荒弃掉的后花园。汪公馆的主楼内毕竟还有着些人气,走至不远处的角落里,发现在浓荫遮盖之下,竟然还藏着一座小花园。告别了流水的小桥,长满了青苔的假山,在这寸土寸金的上海西区繁华之地,一处半亩大小的花园能得以保留,实在是它的造化。只是因为太安静了,这里的气氛有些湿漉漉的压抑。与喧闹的街市只有一墙之隔,惟一的小门已经被人封上了。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天没有人好好地信步游走了,人的到来,让每片叶子,每级台阶似乎都欢动了起来,在这样的园子里,人很难说清自己应该继续走下去,还是应该迅速地走开。
还是离开吧。历史往往经不起细细碾压。那些坚硬的建筑犹如深陷泥藻中的怪物,挣扎着欲脱开身,和人讲述,却越陷越深,终不能自拔。再往下走,满街的历史,每一幢房子明明就是一部书,记录着悲欢离合;每一扇幽闭的玻璃后面,似乎都有一双顾盼的眼睛,有着没说完的故事……可是,假如你去打听,这一切又在转眼间从你的眼前消失掉了,无数的“不知道”,无数的门打开一道缝隙之后,又砰然在你眼前关上了。
陪着我一起前去探寻的妻子说,“这些房子真应该在门前用铜牌记录下它们的过去。”我问她,“你知道,人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吗?”
她无语了。说实话,问完这个问题,我自己也被纠缠住了。
国人尤其善于隐藏记忆。将好的拿给人看,将不喜欢的,或者不愉快的藏起来,掖起来,希望它们能早点烂掉。想想看,这些房子,它们原本只是些木头、石头堆砌的没有知觉的生命,又有什么可藏的呢?“
原罪“就在于它们经过了太多的动荡与洗劫,在战争与动乱中改名易姓尚算幸运,”文革“中,常听说在这些房子里发生成分不好的资本家悬梁自尽的事情。来得太快,变得太紧,消失得自然匆忙。
总有人说,时间能证明一切,又有人说,真相终归会大白于天下。
我不怀疑这些话,但这些话说的应该都是正史,真正藏于民间的,大量的细节和血肉,是可以被湮没掉的。有些是不经意间的自然风化,有些则属于别有用心的洗刷。小河边,无数间被藏匿的洋房,它们属于哪种,我不知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